日前,中國期貨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期協”)發布的《2022年度期貨市場發展概述》顯示,2022年期貨市場運行平穩,成交量較上年有所回落,整體延續著自2020年以來的較大規模體量。
據中期協統計,2022年,國內期貨市場成交 67.68億手(單邊,下同)和534.9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9.93%和7.96%。全球期貨市場成交838.48億手,國內期貨市場成交量占全球總成交量的8.07%,較2021年占比12%下降了約4個百分點。其中國內商品期貨與期權成交量為66.16億手,占全球商品期貨與期權總成交量91.53億手的72.3%,較2021年同期69.8%的占比上升2.5%。
和合期貨分析,全年期貨市場成交量的下滑,主要受2022年地緣沖突、疫情擴散、歐美加息等一系列黑天鵝因素影響。全球及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出現劇烈波動,由此左右了國內期貨投資者交易情緒。但在去年一季度出現明顯降幅后,后期市場同比降幅則出現收窄,全年期貨市場總體表現仍然較為活躍。此外,和合期貨提到,在風險波動加劇下,得益于近年來實體經濟避險需求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實體企業正參與期貨市場,推升了市場規模和服務水平。
特別是與疫情以前的2019年相比,和合期貨指出,盡管2022年期貨市場規模出現同比下滑,但仍然較2019年成交規模實現大幅增長。預計2023年全國期貨期權市場成交規模將在2022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增長。
與此同時,期貨市場品種上新也迎來提速。中期協統計,截至2022年底,共上市期貨期權品種數量達到110個,其中商品類93個,金融類17個。全年一共上市了16個期貨期權新品種,包括2個期貨品種、14個期權品種。
和合期貨指出,期貨市場的擴容意味著行業在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方面出現了進一步升級,同時也將為期貨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在對外開放以及“雙碳”政策持續深入下,更加完備的期貨品種體系也將更好滿足產業鏈企業套保等現實需求。截至2022年底,我國期貨公司總資產約1.7萬億元,凈資產1841.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06%和14.07%,期貨公司資本實力正在持續增強。
展望2023年,和合期貨認為,國內外環境仍然復雜嚴峻,期貨業服務實體經濟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去年,期貨和衍生品法的出臺,二十大中則對中國式現代化的進行了深刻擘畫,期貨業在產業升級、能源、糧食以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相關構想中都將迎來發展機遇。隨著2023年宏觀經濟逐漸企穩向好,期貨業在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更可靠的現代化風險管理方案的同時,行業整體盈利能力也將獲得回升。
免責聲明:本文轉自網絡,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亞訊車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包括圖片版權等問題)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
買車、賣車就上亞訊車網 www.tabithalynxx.com
汽車團購 tg.yescar.cn,省心、省力、省錢!團購電話:400-6808097
關鍵詞:期貨,期貨市場,期權,成交量,實體